2025年4月18日 星期五

經濟部公布「最省油車款」 每公升汽油平均可跑近27公里

經濟部公布「最省油車款」 每公升汽油平均可跑近27公里 
防禦性駕駛 
要熱車才能開?耗油又積碳? 
汽車專家來解答 車子切換車道方向燈閃多久?做錯6000元秒掰 內行人曝「1正解」 
塞車時第1台車在幹嘛?5萬人有感狂讚!
內行揭大排長龍真相 遇到黃燈該煞車還是加速?警方曝正確做法 一堆駕駛搞錯 /span>不是Toyota!經濟部公布「最省油車款」 每公升汽油平均可跑近27公里

劉芯衣

經濟部公布「2024年車輛油耗指南」,除了收錄經認證的燃油車輛數據,也新增電動車能源效率資訊。其中,非電動車輛節能小客車款排名以「Honda Fit」表現最好,每公升汽油平均可行駛26.9公里。

根據經濟部公布的「2024年車輛油耗指南」顯示,今年度非電動車輛節能排名中,小客車類節能前三名為:1.本田 Fit A522H1502(1498c.c.)2.Lexus LBX Hybrid(1490c.c.)3.Toyota Camry Hybrid(2487c.c.)

以上皆為油電複合動力車款,並以本田公司生產的Fit A522H1502 1498c.c.表現最佳,每公升汽油平均可行駛26.9公里。

在商用車類方面,依名次排列為:1.Tucson NX4H-C(1598c.c.)2.Tucson NX4H-A(1598c.c.)3.Citroen Berlingo VAN(XL) 柴油車(1499c.c.)

前兩名皆為由三陽工業(2206)所生產的 Hyundai Tucson油電混合車,第一名每公升汽油平均可行駛21.1公里。

機車類則由Honda Super CUB 車系包辦前三,其中表現最佳的為:HONDA SUPER CUB 109.5c.c. M4,平均油耗達95.9公里/公升

能源署提醒,實驗室得到的能效數據僅供參考,實際油耗仍會受天氣、路況與駕駛習慣影響。若欲達成最佳節能效果,應搭配良好駕駛行為與定期保養,如減少載重、平穩行駛、維持胎壓等。

本文來自風傳媒 不是Toyota!經濟部公布「最省油車款」 每公升汽油平均可跑近27公里


防禦性駕駛



要熱車才能開?耗油又積碳? 汽車專家來解答
要熱車才能開?耗油又積碳? 汽車專家來解答

TVBS~謝宜倫 鍾德榮

冷氣團報到,天氣冷颼颼,有些人就建議開車前,最好熱一下車再行駛,只是這樣的說法,專家說其實不太正確,現在的汽車引擎已經不使用化油器,基本上發動後,等約30秒的「快怠速」後,轉速降下來就可以,主要一方面為了省油,以及不汙染空氣。另一方面最重要的是,讓機油打回引擎裡,零件工作有潤滑,減少摩擦耗損,只是久而久之,大家都習慣說「熱車」。

圖/TVBS

準備出門遛遛寶貝愛車,不少人總是會發動後,就在原地等著。

車媒總編輯楊欣儒:「我們這台看來年代久遠,但其實它是90年代的車子,大概89年以前這個車型是化油器,就是我提到的它需要熱車,那關鍵其實就是看這個水溫,到工作溫度以後,現在是才剛起來到工作溫度會到中間,對車子的油耗表現,油氣混合狀況會比較好,因為是達工作溫度。」

車主都會說要等引擎運轉順了,才能開。只是熱車這個動作,真的必須嗎?

汽車網站總編輯楊欣儒:「根據大概在2000年左右的,這個福特1.8的這個引擎,怠速三分鐘可以行駛1.8公里,原廠手冊有講過,所以怠速等於耗油,我覺得在歐洲這樣子,油價高的地方,怠速其實不是很合理。」

會有這樣的說法,因為2000年以前的老車,引擎裏頭有個「化油器」,負責供油,讓引擎裡的空氣和油混合,但它供油精準度差,容易造成空氣汙染,在現今的車款早就換成電腦控制。

不用熱車,一方面是取決於不要汙染空氣,另一方面則是新車的電腦很聰明,技師早就幫你設定好。

明志科大黃道易:「這台車是比較新的車,那我們馬上做一些啟動的測試,這個時候的話它的轉速也在1400左右。」

像這一款休旅車注意聽,一發動後,大約過了30秒,引擎轉速降到900轉,聲音變小後,代表它已經準備好了。

但如果像是資深車款,平均發動後至少得要2分半鐘,轉速才慢慢降下來。

明志科大機械工程系副教授黃道易:「引擎一發動我們的轉速,車子的設定轉速會偏高一點點,我們稱為快怠速,它就是因為這樣的過程當中,在它核定的很原廠的設定的基準的下,把轉速拉高一點點,讓它去做一些暖車的動作,同時把機油往上打,在它允許的額度底下,去做這部分的一些機油的流動,那如果說我們就再把這個地方,使用的時候再把轉速拉得更高,尤其我們現在很多的車子,是停在地下停車場,那如果一發動把轉速再拉更高的話,那很容易造成在這段時間,把我們的引擎內部的機件產生金屬的摩擦,而產生一個損壞。其實要你別一發動就急著重踩油門,引擎裡的零件,能不能被機油包覆潤滑,才是重點。」

明志科大機械工程系副教授黃道易:「液壓舉桿這個時候很鬆軟,它的氣門間隙又變得很大,很大的時候你油門再踩下去,再做爬坡的行為,或者冷車一發動之後,馬上就行駛了,那這個地方的間隙變得很大,它整個的運轉聲音會變得很大,所以這時候油耗會很差,也會產生更多的廢氣排放。」

車的零件都是金屬,每個零件在做動時相互摩擦,就會有磨損,久而久之當然就容易壞掉。尤其在冷車時,機油全都回流到最下方,就是要靠發動後,打回引擎裡,所以機油更是掌控整輛車的命脈。

汽車保養廠老闆吳光明:「曾經有駕駛朋友忘了保養,跑兩萬公里才保養,那機油就已經沒有油了,那其實也可以開,只是說你如果說車子要持有性,你要久一點的話,那個車子是你的愛車,你想持有久一點的話勤於保養,其實一顆引擎你如果好好保養的話,其實像國外屢屢有很多的案例,跑一百萬公里引擎還是好的,你如果說不勤於保養的話,也有人跑個七八萬十幾萬,引擎就是不行。」

不管你要5000公里才保養,或是1萬公里再換油,其實都對,只是看車主你要一次修大條的,還是多換油好好保養你的愛車。

另外開車有不少NG行為,對車也是一大傷害。靜止時別怠速太久容易積碳,或是風吹日曬雨淋也會讓膠條容易龜裂。

而行駛時,別重油重煞,以及高速時打開窗戶容易耗油,對車都是一種傷害,想要愛車不用常維修荷包失血,請記得這幾點。

 車子切換車道方向燈閃多久?做錯6000元秒掰 內行人曝「1正解」
三立新聞網




▲汽車駕駛在國道變換車道時,若未依規定全程打方向燈恐遭罰3000元到6000元的罰鍰。(圖/資料照)
開車族注意!駕駛開車若要變換車道,未依規定打方向燈,恐收到最高6000元的罰鍰。日前一名網友抱怨,在切換車道時有打方向燈,卻還是遭檢舉「未全程使用方向燈」一張3000元罰單,讓他相當不解,「到底要亮多久?交通部要不要給個說法嗎?」對此,一票網友解釋,要等全部輪子變換車道完成後才能算。
原PO在論壇mobile01表示,「各位小心了魔人又有新招」,收到一張行駛高速公路未依規定變換車道3000元罰單,讓他相當無奈,「到底要亮多久?車子歪歪的是不是也可以說未切換完成?這罰單的認定『全程』標準是什麼?」更揚言要交通部出來解釋,「交通部要不要給個說法,例如要亮10分鐘。」
文章曝光後,不少網友解答表示,「警廣有在宣導,全程指的是全部輪子尚未跨線前開始閃,直到全部輪子變換車道完成」、「這並不算是檢舉新招, 道路交通管理處罰條例一直都在」、「四個輪子都要完成切換到新車道才算完成阿」、「就全部輪子都進入車道才算完成,很難理解嗎。」
根據《道路交通管理處罰條例》第42條汽車駕駛人「未依規定使用燈光」,可處新台幣1200元到3600元罰鍰;若是在高、快速公路上則依第33條,可處新台幣3000元到6000元的罰鍰,千萬別貪圖一時方便,只有閃三下!

塞車時第1台車在幹嘛?5萬人有感狂讚!內行揭大排長龍真相

三立新聞網~生活中心/綜合報導

▲春節連假出遊返鄉,不少人因塞車崩潰。(示意圖/資料照)


春節連假出遊返鄉,難免會碰上塞車的情況,就有網友好奇詢問「塞車時第一台車到底在幹嘛?」PO文一出,瞬間掀起熱烈討論,也有內行揭露大排長龍真相。

有網友近日在社群平台Threads發文,「很好奇塞車時第一台車到底在幹嘛?」馬上引發超過5萬人點讚、近2000轉發,不少網友心有戚戚焉,無奈笑稱「原來不只有我好奇」、「原來不只有我好奇這個問題」、「以前小時候過年北上塞車都在思考」。

一名女網友分享親身經歷,稱自己曾有次因尿急只好在國道上硬開路肩,結果一路開到車陣最前面時,驚見根本沒塞車,只有看到2線道各有一台時速約只有60、70公里的「路隊長」,「路完全是空曠,可以踩60、70那種,越後面則越動不了,完全塞死狀態。」

有網友則分析,「因為人的反應時間不同,而且無法互相協調」、「蝴蝶效應的遞延」、「第2台車速度要比第1台慢,避免前面突然煞車,第3台又比第2台慢,以此類推」。

另外,有網友直言,「這種情況可以稱為幽靈堵車(Phantom Traffic Jams),即使前方沒有明顯的交通事故或道路障礙物,卻突然變得非常擁擠,導致交通堵塞」、「我記得有影片有圖像解釋,有人會稱為幽靈塞車。」

 

遇到黃燈該煞車還是加速?警方曝正確做法 一堆駕駛搞錯

遇到黃燈該煞車還是加速?警方曝正確做法 一堆駕駛搞錯

伍芸彤



遇到黃燈應該煞停還是加速通過,掀起兩派網友討論。(示意圖/shutterstock達志影像)

紅燈停綠燈行,若是黃燈可以過嗎?近日有網友好奇詢問,在路口遇到黃燈到底要踩剎車,還是應該加速快衝,但又怕越過停止線號誌變紅,被開單闖紅燈。對此,警察局公布正解,小心違規開罰4000元。


過去曾有網友分享,機車騎士因為黃燈緊急煞停,讓後方小客車反應不及,險些發生擦撞,雙方因此爆發口角,於是有鄉民在PTT發文表示,從小就知道「紅燈停、綠燈行」的規定,但不清楚綠燈到紅燈之間的「黃燈」,到底是煞車「準備停」還是踩油門「加速衝」。


對此,網友紛紛回應,「有警察就停,沒警察就加速」、「看後面有沒有車吧,不然根本默契大考驗」、「正常要準備停,你已經在過才是加速」、「看越停止線了沒跟後方車貼多近」、「只有台北市是準備停,其他都是加速衝」、「大路會停,小路會衝」、「我停被撞過幾次」。


不過,根據桃園市政府警察局宣導,依《道路交通標誌標線號誌設置規則》第206條規定,圓形黃燈是用來警告駕駛人及行人,表示紅燈即將顯示。因此,當駕駛人遇前方號誌轉換時,車輛已超越停止線進入路口範圍,應盡速通過,如不及通過則要煞停,並注意後方來車,以避免造成追撞事故發生。


而據《道路交通管理處罰條例》,闖紅燈的罰款金額將依車種而有所不同,其中機車處1800-2700元罰鍰、小型車處2700-4000元罰鍰、大型車處3600-5400元罰鍰;桃園市政府警察局進一步說明,如果車輛駕駛人自覺無法通過,而超越停止線緊急煞停,警方將依客觀具體事實,以勸導代替舉發。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

熱門文章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