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25年5月30日 星期五

2025 0530同樣地狹人稠,瑞士這樣做到98%不排碳發電 童子賢籲台灣借鏡:成為東方瑞士

 

同樣地狹人稠,瑞士這樣做到98%不排碳發電 童子賢籲台灣借鏡:成為東方瑞士



和碩董事長童子賢表示,瑞士與台灣國土環境相似,但不排碳發電高達98%​,值得台灣借鏡。(資料照,柯承惠攝)

© The Storm Media

核三2號機除役後,台灣核電歸零,能源結構議題備受關注。而和碩董事長童子賢表示,台灣是「微薄綠能,辛苦渡日」,他提倡「核綠共存」就是因為台灣先天條件不佳,相較於全球,水力發電條件不佳,且地狹人稠、高山又多,確實沒有排斥核能的空間,但瑞士與台灣國土環境相似,但其採用3成的核能,不排碳發電高達98%​,「我們何不參考一下,讓台灣成為東方瑞士。」​


童子賢指出,德國2024年發電不足,有5%電力靠進口,且德國廢核之後,只好靠燃煤來補足電力;身為歐盟領導國家,德國的發電排碳量高過歐盟平均值,有45%還在靠燃煤、天然氣、石油、進口,減碳表現遠落後於瑞士、法國、英國。


童子賢說,整個歐盟28國,平均用了23.7%核能發電,再加上部份太陽能、風力、水力發電,也就是核綠共存,使得歐盟的排碳發電僅29%,表現優異,而德國是拉低歐盟整體表現的關鍵力量。


童子賢提到,而瑞士雖不參加歐盟,但是位於歐洲核心,而且地峽人稠、多山少平地,彷彿台灣,足供台灣參考。瑞士用了30.5%的核能,加上阿爾卑斯山充沛穩定的水力,配合一點太陽能,達到98%不排碳發電,堪稱防止地球暖化的環保優等生。


童子賢表示,瑞士多山,土地面積僅比台灣多14%,約4萬平方公里,台灣可以借鏡;他也主張台灣採用「334」能源比例,也就是3成綠能、3成核能、4成火力發電,讓台灣成為東方瑞士,使用核能發電30%。


​童子賢強調,看看一樣地狹人稠的瑞士,土地跟台灣差不多,用了30%核能發電,幾乎達到完全不排碳發電,且環境維護得很優美,瑞士不僅電也夠,更是防止地球暖化的資優生,「何不參考一下,自己想像是東方的瑞士。」

熱門文章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