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25年6月10日 星期二

2025 0611最快今生成恐中颱!準蝴蝶最新各國路徑預測曝 對台影響「雨彈炸4天」

最快今生成恐中颱!準蝴蝶最新各國路徑預測曝 對台影響「雨彈炸4天」

三立新聞網 

生活中心/施郁韻報導

▲林得恩指出,TD01今日再增強為西北太平洋及南海海域今年第1個颱風「蝴蝶」。(圖/中央氣象署)

中央氣象署發布9縣市高溫資訊,天氣高溫炎熱,今日白天雲林縣、臺南市、高雄市、屏東縣為橙色燈號,有連續出現36度高溫的機率。臺北市、新北市、臺中市、嘉義市、嘉義縣為黃色燈號。

氣象署指出,今日臺灣東半部地區及恆春半島有局部短暫陣雨,其他地區及澎湖、金門、馬祖為多雲到晴,午後各地山區及中南部地區有局部短暫雷陣雨,並有局部較大雨勢,晚起東南部地區及恆春半島有局部大雨發生的機率。明日低壓帶北移,臺灣東部、東南部及南部地區有短暫陣雨或雷雨,並有局部大雨發生的機率,東北部、中部地區及澎湖、金門、馬祖有局部短暫陣雨,其他地區為多雲,午後有局部短暫雷陣雨,中部地區及其他山區午後亦有局部大雨。

▲強度會維持在輕颱至中颱間。(圖/翻攝自林老師氣象站臉書)


今年首颱「蝴蝶」何時會生成?氣象專家林得恩在「林老師氣象站」臉書發文指出,TD01今日就會再增強為西北太平洋及南海海域今年第1個颱風「蝴蝶」,強度會維持在輕颱至中颱間。感謝太平洋高壓軸線適時的西伸,蝴蝶颱風就循著環境駛流場的導引,先往西北朝海南島方向前進,後轉北、到東北方向,上了中國陸地,最後在華南地區消散死亡,結束它不到120小時的生命。 

林得恩指出,受蝴蝶颱風外圍雲系、低壓帶北抬及環境西南風輸送水氣等影響,明日到週日(12日至15日)期間,全臺降雨機率增大,尤其是中南部及花東地區,並有局部大雨或強降雨發生的機率;並加強注意防範因氣壓梯度增強所導致局部地區的強陣風現象。

氣象專家吳德榮表示,明日至週六(12至14日)輕颱蝴蝶外圍水氣移入,導致大氣極不穩定,有帶來劇烈降雨的潛勢。明日以東半部及南部機率最高、明下午起中部以北機率亦提高;週五各地皆受影響;週六南部持續有劇烈降雨的機率;氣溫則因降雨而稍降,仍悶熱。

吳德榮提到,最新歐洲模式模擬顯示,週日至下週二(15至17日)各地恢復晴時多雲,天氣熱如夏;但大氣仍不穩定,午後有局部短暫陣雨或雷雨,清晨至上午、迎風面西南部沿海偶有局部短暫降雨的機率。下週三至週五(18至20日)各地仍是晴熱如夏,午後山區有局部短暫陣雨或雷雨。

最新美、日官方預報顯示,「蝴蝶」將於今日下午2點成形。中央氣象署路徑潛勢預測圖則顯示,「蝴蝶」將於明晨2時才成形,強度逐漸增強,但仍為「輕度颱風」,其未來先通過海南島,經廣東、廣西交界附近,進入大陸。最新歐洲系集模式路徑模擬圖顯示,與氣象署「路徑潛勢預測圖」類似,皆無侵台機率。

今年第一號颱風蝴蝶即將誕生 最新路徑圖曝光、再揭全台降雨熱區

三立新聞網 

記者李鴻典/台北報導

今年首颱即將生成!氣象粉專「觀氣象看天氣」今天上午9:40許發文寫下「快訊!今年第一號颱風-蝴蝶即將誕生」。該粉專說,這樣的路線如同昨天發文所提到的,將帶動西南風在星期五~日進一步增強。

「觀氣象看天氣」提醒,南部留意局部大雨,中部也會下些間歇性的短暫陣雨,沿海風浪也會加大;另星期四花東也會出現局部較大雨勢。

▲「觀氣象看天氣」今天上午9:40許發文寫下「快訊!今年第一號颱風-蝴蝶即將誕生」。(圖/翻攝自觀氣象看天氣)

另一氣象粉專「台灣颱風論壇|天氣特急」也發文提到,今年首颱「蝴蝶」即將誕生!預計先朝中國海南島前進,之後大角度轉向橫掃廣東及港澳,但不會侵襲台灣,請大家放心!不過從週四開始,外圍水氣將飄向台灣,再加上菲律賓東方的低壓雲系接近,天氣會變得比較不穩定,中部、南部、東部地區變得容易下雨,北部地區則是午後雷陣雨機率提高。

氣象署則說,今、明(10日、11日)兩天臺灣東半部地區、恆春半島及馬祖有局部短暫陣雨,其他地區及澎湖、金門為多雲到晴,午後各地山區及南部地區有局部短暫雷陣雨;明日午後中部地區亦有局部短暫雷陣雨。

 颱風蝴蝶最快明生成!是否侵台、最新動態一次看 「這2天」雨最猛

三立新聞網

記者蔣季容/台北報導

▲首颱「蝴蝶」最快明天生成。(圖/翻攝自吳聖宇臉書)


今年首颱「蝴蝶」醞釀中!氣象專家吳聖宇表示,南海的低壓擾動今(10)日可能發展為熱帶性低氣壓,要成為颱風可能明後天機會較大。對台灣來說,週四(12日)起會有較多水氣,週五(13日)水氣更多,各地有降雨機會,尤其中南部、台東一帶要特別注意較大雨勢發生的機會。

天氣風險分析師吳聖宇指出,南海的季風低壓擾動終於逐漸有點樣子了,今天可能發展為熱帶性低氣壓,要進一步成為颱風可能要等到明後天機會才比較大,預期週四到週六將陸續侵襲海南島、廣西東部沿岸、廣東西部沿岸等地,對港澳一帶受到的影響應該也不小,提醒要前往這些地方的朋友特別注意。

吳聖宇說明,對台灣來說則是從週四開始,整個大低壓環流東側外圍的偏南風逐漸會帶來較多的水氣,週五水氣還會更多一些,各地有降雨機會,尤其中南部、台東一帶要特別注意較大雨勢發生的機會,白天山區配合熱力作用發展的熱對流降雨應該也會很明顯,天氣會變得較為不穩定。

吳聖宇分析,週六到週日(14-15日)隨著颱風登陸華南後轉變而成的低氣壓向東北移動,一路將會經過廣東、江西、福建、浙江等省分,台灣附近的風向會轉為西南風,同時風速逐漸增強,中部以南的迎風面地區要持續注意西南風帶來的降雨,其他地方也可能有局部短暫陣雨機會,不過看起來因為風速很強,背風面的熱對流反而比較不容易發展。

吳聖宇表示,下週一、二(16-17日)西南風強度會減弱,但是還是持續受到太平洋高壓邊緣的西南風影響,中部以南迎風面地區仍有降雨機會,風速減弱之後,其他地方白天陸地上發展的熱對流雷雨也會變得明顯。可能一直要等到下週三(18日)之後太平洋高壓增強,台灣附近的風向才會回到高壓外圍的偏南到東南風,天氣型態再轉回夏季的午後雷雨為主。

 今年1號颱風恐生成!最新「預測路徑」曝 2熱帶擾動醞釀中

三立新聞網生活中心/陳慈鈴報導



▲歐洲數值模式最新系集預報結果,2個熱帶擾動醞釀中。(圖/翻攝自「台灣颱風論壇|天氣特急」臉書)


最近午後總是溼答答,未來的天氣好壞持續受到關注。氣象粉專「台灣颱風論壇|天氣特急」今(5)日根據歐洲數值模式最新預測,說明下週天氣狀況,針對未來是否會生成颱風,直言「還有待觀察」。一旦生成,將會是今年的第一個颱風「蝴蝶」(WUTIP)。


「下週熱帶系統漸活躍。」粉專貼出歐洲數值模式最新系集預報結果,說明下週在南海及菲律賓東方一帶,熱帶系統有逐漸活躍的趨勢。不過,受到大尺度低壓帶籠罩的影響,環境條件仍不利於快速整合與發展,因此是否會生成颱風,還有待觀察。


󠀠粉專表示,在移動路徑方面,目前預估位於菲律賓東方的熱帶擾動92W,有機會沿著台灣東方至日本琉球間海域北上。至於南海的另一個系統,則可能朝中國廣東、福建一帶前進。不過,󠀠粉專也提醒,這兩系統的路徑與發展仍存在高度變數,是否會影響台灣、甚至對天氣造成威脅,現在仍言之過早,仍需要持續追蹤觀察。


關於歐洲數值模式最新系集預報圖該如判讀?󠀠粉專說明,每一條線代表一個模式成員的模擬結果,線條越集中,代表各成員看法一致、預測較有共識;相反地,線條越分散,表示各成員出現歧異,不確定性也就越高。因此,目前預測仍顯示相當分歧,尚無法對未來天氣作出明確判斷。

熱門文章: